微信订阅号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科技人才;科技人才创新活力能否充分释放,关键在体制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把这项改革作为新征程上江苏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近日召开的全省组织工作会议要求,要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关键,更大力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制度保障,各地和有关单位展开哪些探索实践?
突出贡献导向、科学评价
让善为者不怕坐“冷板凳”
2021年10月14日,我国首颗探日卫星“羲和号”发射成功,意味着我国实现太阳空间探测“零的突破”。这一天,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师李川兴奋不已,“我们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2015年就开始进行卫星工程的论证和研发,可谓‘六年磨一剑’。”
让甘坐“冷板凳”的人才受到更多褒奖,李川和同事们的努力换来回报。由于在“羲和号”这项国家重大工程中的突出贡献,他在教授职称评审和答辩中获得校内外评委一致认可,去年顺利晋升为教授。
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对于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励引导人才职业发展、调动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加快建设人才强省具有重要作用。优秀人才谁来评?怎么评?近年来,不少高校和科研单位坚持“破‘四唯’”“立新标”并举,不断探索新的评价机制、积极改革科研评价体系,树立重质量、重贡献的鲜明导向。
“我们取消‘数论文、数项目、数奖项’单一评价体系,重点评价学术水平、创新质量和社会贡献。”南京大学科技处处长姜田说,在南大对创新贡献的激励体系中,认可的贡献形式更加丰富,论文权重从原先的80%降低到50%,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权重从原来的不足10%提高到25%,获得重要科技奖励、高价值专利等的权重从原来的10%提高到25%。“目前,南大正完善有利于有组织的科研团队考核机制,资源配置进一步向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团队倾斜,还将进一步做好分类评价、多维评价,用科研评价的制度改革推动科研文化的改变。”
在中以常州创新园,208家以色列独资及中以合作企业竞相落户,促成中以科技合作项目48个,碰撞出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这背后,离不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一路跟进。“针对中以常州创新园外籍人才集聚的实际情况,今年常州‘龙城英才计划’特别在申报要求上作出调整,不仅放宽年龄、学历、出资比例等申报条件,还把人才项目评价权下放到园区管委会,全方位强化人才扶持力度,真正把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选拔出来、使用起来。”常州市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说。
坚持充分信任、全力保障
让人才“一门心思做一件事”
青年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创新活力最足的群体,也往往最需要有力的支持。采访中,不少青年人才表示:能够获得稳定的支持保障、一门心思只做一件事,在科研中非常关键。
氮肥施用过量是目前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在减少氮肥施用的同时提高农作物产量?省农科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宁丽华致力于提高玉米氮肥利用率,培育绿色高效玉米新品种,却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屡屡失败,成果方面“颗粒无收”。“这项研究真的能做成吗?”“经费和人员投入这么多,怎么还不见效果?”外界的质疑让她一度感到迷茫。
2020年,省农科院依托省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以“揭榜挂帅”的形式设立6个项目,3年时间里对每个项目提供10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鼓励35岁以下有闯劲有干劲的年轻人自由申报。这项制度,给在痛苦煎熬中的“宁丽华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院里考虑得很周到,申报总体上按照目标导向、成果导向,由评审专家进行一次性考核,为我们省去每年一汇报的繁杂步骤,大大减轻了压力。”宁丽华的“玉米籽粒碳氮平衡基因调控网络遗传解析”项目获得资助这3年里,她不必操心经费问题,也不必为论文指标烦心,可以更加心无旁骛地扑在科研上。
去年,在省农科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赵涵的带领下,宁丽华的科研项目终于迎来突破性进展。“通过研究发现,玉米转录因子PBF1以一种氮依赖方式调节玉米籽粒的碳氮化合物积累的平衡,后期通过对该基因资源进行利用,有望在减少氮肥施用的同时稳定玉米产量和品质。我们将加快研究和探索,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宁丽华信心满满地说。
“在我们所里,年轻人不用担心缺乏机会。”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科技处副处长刘家瑞说,第七〇二研究所从事船舶和海洋工程领域多方向的应用基础研究,每年承接大批科研项目,年均科研经费有20多亿元,其中绝大多数为重大项目,“每个人的成长与项目推进同步,所有人都可以找准自己的发展规划。只要沉心静气、干好项目,青年人很快就可以独当一面,取得成果,形成良性循环,上升通道非常顺畅。”
今年3月,全球首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正式启动建造。承担全球首艘智能技术试验船建造任务的,是工作8年的90后青年科研工作者刘洋,他带领一支建造管理队伍“冲锋陷阵”。“只要认定这个人有能力、有潜力,我们就大胆任用,并给予全力支持。”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将创造更多让青年才俊承担核心任务的机会,同时也在重大任务试炼中,提前锁定并留住“潜力股”。
支持协同攻坚、团队作战
引导人才形成创新合力
“进一步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需要探索开展联合攻关的人才使用机制。”采访中,不少人才认为,越往科研创新最前沿迈进,越是离不开创新团队的协同作战,必须支持各种创新型科研人才“抱团”发展、最大程度激发人才价值,从而产生更多创新成果。
“在跨行业、跨领域的创新联合体里,大家协作分工,充分激发创新活力,朝着同一个方向和目标共同攻克难题,这种感觉很好。”在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郑茳兴奋地向记者介绍,由他们公司牵头的苏州市自主可控汽车电子芯片创新联合体,破解了汽车安全气囊的关键零件——电子点火芯片的研发难题,目前销售突破百万颗。
这样的创新合力,当然离不开体制机制保障。去年以来,苏州建设培育创新联合体50家,突出分类建设培育,给予分档支持,形成生态融合型、战略牵引型、平台支撑型、市场驱动型四大模式。其中由龙头企业牵头的有46家,既包括盛虹、亨通等中国500强企业,也有旭创、迈为等细分赛道领军企业,联合打造涵盖人才、资金、项目、应用场景的创新生态圈。目前,创新联合体已实现全市产业创新集群16个细分领域全覆盖,自组建以来获批市级以上人才项目29个、承担市级以上科技项目80个。
“贯彻落实全省组织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我们将更加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探索完善联合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苏州市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