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桥 >  院校新闻 >  高校引才

上海海事大学“博新计划”启动,诚邀优秀青年才俊加盟!

2024-07-02 关注学术桥

微信订阅号

  依托2023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上海海事大学发出诚挚邀请:热忱欢迎应届及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加盟!
  一、项目简介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简称“博新计划”),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于2016年设立的一项博士后人才计划。该计划结合国家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遴选一批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进入国内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给予每人每年不少于30万元的资助(含博士后日常经费、科研启动经费和国际学术交流经费),国家资助期为2年。
  获选人员在站期间可以申报教育部重大人才计划青年学者项目,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中单列在站博士后申报名额。
  二、学校概况
  上海海事大学前身为创建于1909年的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现今地处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设有16个二级办学部门,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1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2个本科专业。拥有18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和社会科学总论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港航物流学科保持全球领先。(更多信息,请登录学校网站:http://www.shmtu.edu.cn)
  三、博士后流动站情况
  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设立于2007年8月,依托学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2011年入选上海地方高校“0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目前具有博士生导师20余名,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在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港口协会等多个学术和行业组织中担任重要工作,担任多个交通运输领域SCIE/SSCI源期刊的副主编及多个期刊的编委。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航海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多个高层次研究平台。学科方向涵盖港航可持续发展、海事安全与保障、智慧海事技术等,主要研究港口、航运、船舶、水上交通信息工程领域相关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满足交通强国建设在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等方面的目标和要求。
  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设立于2019年9月,依托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上海市高峰学科、上海地方高水平学科),紧密结合港口、航运、物流、供应链管理等行业发展需求,深耕港航物流科学与管理等研究领域。目前具有博士生导师50余名,拥有上海航运物流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组建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港航绿色能源数据监测与评估平台等多个重点实验室平台。面向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前沿,聚焦“港航供应链管理、智慧物流信息管理和先进物流装备管理与工程”三个重点方向,在多学科交叉交通管理决策理论与方法等领域硕果累累,在Spotlight DC类学科排名港航物流方向常年保持全球第一,工程学科ESI排名全球排名前1%。
  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设立于2007年8月,依托学校物流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科,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海洋、航运、港口、船舶电气工程相关研究领域开展前瞻性、实用性科学研究工作。目前具有博士生导师20余名,拥有“智能海事搜救与水下机器人”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省部级高层次研究平台。科学研究紧密围绕舰船电力系统、海洋新能源及其电能变换、水下机器人与港航电气控制、机械电气系统安全工程等特色学科方向,涵盖了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电气工程学科传统二级方向。
  四、支持政策
  薪酬待遇:在站期间可申请的各项资助累计可达120余万元人民币,学院、合作导师可另外提供绩效奖励。
  职业发展:在站期间可申请各类人才计划。出站考核优秀者,奖励人民币5万元;若申请留校任教,根据学校人才引进程序可优先引进;若出站成果达到学校绿色通道副教授条件,可以直接申请绿色通道副教授引进。
  其他保障:参照同级人员标准缴纳五险一金,提供博士后公寓,可享受临港新片区的人才落户、购房、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符合条件者子女享受临港新片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等。
  五、申请条件及流程
  申请人须为2023年拟进站或新近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具体申报条件及流程详见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3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博管办[2023]38号)。
  六、时间安排
  请申请人依据自己所在学科,联系相应流动站(联系方式附后)及拟合作导师,与流动站及拟合作导师达成初步意向后,联系校人事处博管办报备,并按照《关于开展2023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登录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完成网上申报。
  2月15日至3月15日
  申请人网上提交申请材料;
  3月16日至3月22日
  学校各博士后流动站、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进行网上审核;
  3月下旬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开展通讯评审;
  5月中旬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组织会议评审;
  5月下旬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公布获选结果。
  七、联系我们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
  联系人:胡老师
  联系电话:(010)62335395
  学校人事处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联系人:吕老师
  联系电话:(021)38284237
  电子邮箱:yanglv@shmtu.edu.cn
  学校各博士后流动站联系方式

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付老师

021)38282339

ssfu@shmtu.edu.cn

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姚老师

021)38282667

gangyao@shmtu.edu.cn

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何老师

021)38284603

jlhe@shmtu.edu.cn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