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年来,中国农业大学涌现出众多优秀教师,他们以“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为己任,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创造了一批又一批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农业科技人才。他们对事业有着“心百折而无悔,身尽瘁而不惜”的执着追求,对国家对人民、对学校对学生有着厚重的责任和深沉的挚爱。
专心致志、勉力求索
俞大绂(1901.2─1993.5)是卓越的植物病理学家、微生物学家、教育家,是我国植物病理学和农业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从南京金陵大学毕业后,1928年他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到美国Iowa大学研究生院深造。1932年回国后,先后任金陵大学农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教授,1946年起担任北京大学农学院院长。1949年,俞大绂被任命为北京农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0年后历任校长、名誉校长。
自1924年从事农作物病害和细菌病害研究起,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俞大绂专心致志、勉力求索,以毕生精力培育出几代英才,为我国农业生产、教育和科学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不能扔下学校,我们不愿走!”
1948年的岁末,寒风呼啸,炮声隆隆,人们能清晰地听到从清华园传来的炮声。这时,北京大学农学院的老老少少纷纷从罗道庄涌向北平城里,而俞大绂却由城里赶到城外来,他要和农学院的教职工一起保护学校的财产,等待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到来。时间一天一天过去,炮声也愈来愈近,最近的一颗炮弹落在了离俞大绂住处仅20米的地方。此时,国民党教育部从南京派来要员,鼓动愿为国民党反动政权效力的“仁人志士”离开北平。然而,富有正义感的人们谁还愿意为腐败、黑暗的政权出力呢?俞大绂义愤地说:“不能扔下学校,我们不愿走!”为了保护学校的财产,迎接新中国的曙光,他冒着枪炮声巡视校园,看到墙壁上被炮弹打穿的一个又一个窟窿,他和同事们就用砖块堵住。
几天之后,俞大绂和其他38名教职员工被转移到良乡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地。在良乡的一个月时间里,钱俊瑞等领导同志召开了多次座谈会,俞大绂谈了关于农业教育的看法,其中包括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推广三者的联系,农业教育的层次,农科和理科的关联等。显而易见,他对高等农业教育有独到而系统的见解。新中国成立不久,他被任命为北京农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此,他开始为建设与发展多科性、综合性的新型高等农业学府殚精竭虑、辛勤耕耘。
“学打铁要先拉五年风箱”
俞大绂既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大师,也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师长。抗日战争时期的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工作条件极差,生活十分困难,可他不畏风吹、不畏雨淋、不畏日晒,以乐观的态度带领学生奋战在科学研究的前沿。他不仅耐心指导学生学习、工作,而且当实验用的仪器(如冰箱、温箱、天平、打字机等)损坏时,他都亲自修理。他常对学生说:“学打铁要先拉五年风箱”,以教育学生们要养成脚踏实地的学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1937年,美国给他一笔基金,请他赴美,可他却让其学生林传光(著名植物病理学家)用这笔钱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抗日战争期间,有一些学生因家乡沦陷,经济来源断绝,将被迫辍学,他得知情况后,主动将自己的钱借给学生,使之顺利完成学业。他无私培育学生的行动,给后人以莫大的鼓舞。
“识欲其博,事欲其专
思欲其勤,学欲其恒”
俞大绂的学生、著名大豆遗传育种学家马育华在《永远跟随恩师俞大绂教授的步迹前进》一文中写道:“1935年春,我从大学毕业,请俞老师在纪念册里写几句话,让我以后工作时时铭记。老师写了以下四句话:‘识欲其博,事欲其专,思欲其勤,学欲其恒。’老师的话是我一生里追求着思考着而仍然未能达到的目标。我要真诚地学习老师的为人品德和为学精神,永远跟随老师的步伐前进不止!”
20世纪60年代初,俞大绂已年近花甲,因操劳过度引起视网膜脱落,致使左眼失明,行动诸多不便,但为了不误学生的学习,他事先在家里准备好录音教材,按时以播放录音的方式上课。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学子们。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俞大绂先生执教60余年,集树谷、树木、树人于一身。树谷,五谷丰登;树木,硕果累累;树人,桃李满天下。他的一生,是对教育事业无限忠诚和热爱的生动诠释,他的教诲和精神将继续激励着中国农业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