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高校国际青年学者论坛
首页 > 科研动态
关注我们
学术桥-订阅号
学术桥-小程序
我国学者发现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感染的药物
新冠病毒的快速变异凸显防治药物重要性。病毒进入是感染的早期阶段,也是抗病毒药物开发的一个重要靶点。

  2月21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获悉,该所重要人兽共患病与烈性外来病团队研究发现,地尔硫卓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在细胞和小鼠肺部的感染。研究表明,作为广泛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及高血压治疗一线药物,地尔硫卓具有新冠防治药物的潜力。相关结果于2月17日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体》(PLOS Pathogens)上。

  新冠病毒的快速变异凸显防治药物重要性。病毒进入是感染的早期阶段,也是抗病毒药物开发的一个重要靶点。地尔硫卓为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的代表药物,靶向L型钙离子通道Cav1.2 α1c亚基。研究发现,该亚基分子与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及其受体ACE2相互作用,介导病毒入侵细胞,地尔硫卓通过作用于该亚基,抑制新冠病毒吸附和内化进入细胞;通过小鼠感染模型研究证明,地尔硫卓肌注或鼻腔给药能显著抑制新冠病毒在小鼠肺部的感染,降低小鼠病死率。

  哈兽研博士研究生王鑫鑫为论文第一作者,哈兽研步志高研究员和王金良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资助。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