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高校国际青年学者论坛
首页 > 科研动态
关注我们
学术桥-订阅号
学术桥-小程序
MW级高温固体颗粒储热中试研究取得新进展

  储热技术凭借其长时、灵活、成本低、安全性高、寿命长等优势,已成为新能源领域实现高效、低碳、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经济性、技术成熟度和环境适应性方面具备竞争力。特别在大规模能量调度和电网稳定性方面,储热技术提供了一种系统灵活性高、成本效益高、可靠性强的解决方案。

  高温固体颗粒储热作为一种新型显热储热技术,具有低成本、宽温域、高储热密度、高可靠性、长寿命与易规模化等优势。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提出一种流态化高温固体颗粒储放热技术,以廉价固体颗粒作为高温储热介质,基于循环床的强蓄热能力,与分级流态化高效换热优势,形成一种新型流态化高温固体颗粒储放热工艺,及过程储放热方法。

  该研究实现了高温固体颗粒的快速储放,验证了工艺的可行性,完成了耦合循环流化床变负荷调节的系列实验。通过系列实验,科研人员不仅发现了固体颗粒的输运调节机制,确定了典型工况下的最优气固质量比,还阐明了换热器的流动阻力特性与温度响应规律,进而揭示了气固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近日,研究团队完成了MW级高温固体颗粒储热中试试验,验证了多种固体颗粒在高温下的流态化储热工艺,实现了高温固体颗粒的高效快速储热,获得了不同粒径固体颗粒的储热性能及影响规律。储热系统实现了48小时连续稳定运行,固体颗粒储热温域超过650℃。

  以上研究将为流态化高温固体颗粒储放热关键技术研发、耦合煤电的系统集成和工程化应用提供关键支撑,为发展大容量、低成本、高效率、长寿命、高安全热能存储装备,推动一体化多场景应用,实现能源低碳转型提供强劲动力。

MW级中试平台

MW级高温固体颗粒储热试验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