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河北省人社厅始终坚持营造尊重人才、激励创新的良好氛围,紧扣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全力推动人才分类评价取得积极成效。
今年,河北省高级职称申报评审人数达6.38万人,较上年增长30.29%,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评价制度环境不断优化,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充分激发,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了澎湃动能和智力支撑。
组织有力,周密部署安排
省人社厅坚持高位部署推动,成立工作小组赴全省各地市、各单位进行实地调研,并借鉴北京、天津、广东等省市先进经验,组织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卫健委、省国资委等30个省直部门骨干力量,采取专家论证、征求意见等方式修订完善职称评审条件,扎实推动人才分类评价项目高质量实施。
推进有序,健全制度体系
首次出台体系健全的《河北省职称评审管理办法》,对职称申报评审参评人员范围,评审条件制定,评审工作综合管理、组织实施,申报审核流程等全部流程进行规范,为加强全省职称评审管理提供了制度遵循。强力制发改革导向鲜明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职称评审工作的实施意见》,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形成了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有创新,职称申报评审工作有目标,提升职称服务能力水平有举措的政策依据。通过优化提升便捷高效的“云上评审”信息系统,依托人社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全省统一的职称申报评审信息系统,建立评审指标“多菜单”填报、评审条件“多维度”评价,实现了所有职称申报评审从个人申报、单位推荐、专家评审、电子证书生成全业务智能化服务,为职称评审工作高质量开展搭建数智引擎。
行动有方,设立评价标杆
聚焦主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着力在人才评价上立“新”标,将工作绩效、创新成果、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作为职称评价的核心内容,推行代表作制度,健全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树立以实干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围绕有效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着力为人才队伍建设拓“新”路。新增技术经纪、运动防护、司法鉴定、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专业,在工程系列中对基层和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增设单独评价表述,加速我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基层一线人才培养;突出选人用人主体作用,着力向用人主体赋“新”权。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申报开展职称自主评审,今年向石药控股集团、河北京车轨道交通车辆装备有限公司下放工程系列职称评审权限,向河北省胸科医院等17家三甲医院下放卫生系列职称评审权限,更大力度地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助力形成培养、引进、用好、留住人才的良好生态。
措施有效,创新评价方式
一是让“业绩贡献”显人才,对业绩贡献特别突出的人才、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不受学历、资历、地域、身份、单位性质和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直接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今年共有582名专业技术人才通过绿色通道申报了高级职称,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好评。二是让“服务基层”出人才,引导人才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对乡村中小学教师、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护人员实行职称“定向评审、定向使用”政策,即在哪里评审在哪里有效在哪里使用,在申报时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评审时单独设立评审组,单独设立通过率,鼓励、引导专业技术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助力乡村振兴。今年共有8230名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此政策申报了高级职称。三是让“职业贯通”聚人才,在工程、农业、工艺美术等8类高技能人才比较集中的专业领域开展职称评审,支持高技能人才取得经济、会计、审计等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进一步拓宽技能人才发展空间,激发高技能人才创新活力,汇聚培养更多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zEwNTk5Mg==&mid=2652136188&idx=2&sn=d56edda335d1b412fbec907c6ea9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