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桥 >  学术评审 >  专家观点

秦冠英:高校人才评价改革切忌生搬硬套 自洽才是好出路

人才发展专委会 2023-12-06 关注学术桥

微信订阅号

  11月25-26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教育强国战略与人才评价改革论坛在西安召开。论坛期间,围绕高校人才培养和评价改革,人才发展专委会学术委员会学术秘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研究员秦冠英接受了人才发展专委会的采访。他表示,每一类学校都应该逐渐探索和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学校定位的,符合自己发展目标的人才评价机制,并且形成制度。

  人才发展专委会:您今年去了很多高校进行实地调研人才评价改革,那么从高校人才工作一线的角度来看,高校人才评价改革最有效的措施有哪些方面?

  秦冠英: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到目前阶段,应该向多元化和特色性的方向发展。不同的学校发展定位不同,那么匹配的人才评价措施就应该各有侧重。所以,今年的高校调研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每一所学校都在努力的探索适合自己的人才评价机制。

  我认为,在国家整体的人才评价机制原则指导之下,每一类学校都应该逐渐探索和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学校定位的,符合自己发展目标的人才评价机制,并且形成制度化的规定。

  人才发展专委会:您调研的这些高校,有成功案例,也会有失败案例,您认为高校的人才评价改革应该规避哪些误区?

  秦冠英:我认为,每一个学校要锚定自己的目标,确定自己的比较优势,同时整合师资、经费等既有资源,然后有所倾向的、逐步的实现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

  我们的调研,不少高校人才工作者也参加了。如果大家只是想照搬别的学校的做法,然后套用到自己学校里,这是难以实现的。学校还是应该立足自身。所谓顶天立地,其中的“天”,就是要符合国家政策、学术人才发展规律以及高等教育的规律;那么“地”,就是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资源禀赋、学术条件等,形成自治。因此,高校人才评价改革最大的误区,就是生搬硬套。

  人才发展专委会:科技创新在建设教育强国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您认为高校应该如何输出更多创新型人才?

  秦冠英:首先,创新型人才要区分不同学科,工科、理科、社科、人文等不同学科之间对于创新的界定是有很大差异的。以“卡脖子”工程比较集中的理工科为例,想要培养这个领域的创新人才,非常重要的是基于包容性的、长周期来评价,这是基础学科研究规律自身要求的。这种长期的研究,最后很可能就是没有结果的,大概率会失败的。因此,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就要有足够的容错机制。

  同时,要有一定的支持机制和服务机制。这样才能支撑这个领域的创新人才的培养。那么,相应的在社会科学以及其他学科培养创新人才,也要符合这个学科本身的特点,然后辅之以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同时再给予一定的支撑和服务措施,最终形成各学科自己的一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发展专委会:从学者的角度讲,以您带团队的经验来看,您对青年人才的职业发展有什么建议吗?

  秦冠英:我本身也算是青年人才。我认为青年人才成长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读。首先,从作为一个学者的角度来说,青年人才需要与成熟学者、资深教授/专家保持畅通的交流。这也是我一直强调的,中国的学术共同体建设还是要进一步加强。换句话说,学者的发展还是要回归学术,要遵循学术群体自身的规律,打破现在的上下级交往模式。现在,很多学校都在施行成熟学者带青年教师的交流机制,这对于青年学者的成长是非常有效的。

  第二点,在职业方面。现在,人才成长周期越来越长。而博士学历是进入高校的基础门槛,这就涉及十几年的教育过程。因此,从学生转化成一名职业人,青年教师是有很大的不适应性的。那么,从鼓励青年教师发展的角度来说,学校要把青年教师视为刚刚踏入职场的普通人,为他们提供学术职业发展的注意事项、规划等方面的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第三点,回归自然人的角度。每个人,包括我在内,都有各种生活上的烦恼。如果想让青年教师能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科技研发、学术创新上,就要尽可能减少他们在生活上的顾虑。如果学校能更多地考虑青年教师在生活上的负担,我认为这是非常有益的尝试。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