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桥 >  学术评审 >  专家观点

游丽 | 高校人才评价改革要解放思想 支持教师分类卓越

人才发展专委会 2024-11-27 关注学术桥

微信订阅号

  近日,人才发展专委会教育强国战略与人才发展论坛在浙江大学举行。论坛期间,围绕教育强国建设和青年人才发展,华中师范大学人事部部长游丽接受了人才发展专委会的采访。游丽表示,打造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高质量师资队伍,是高校人事人才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在人才评价工作中,我们要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助力教师在不同维度上大放光彩。

  人才发展专委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在您看来,高校人事工作在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游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教必先强师,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工程。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人事人才工作者的核心使命,是高校人事人才工作部门的根本职责,也是我们所有人事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地。

  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涵盖高水平的引育、科学的评价激励、一流的发展支持、优质的服务保障等全逻辑、全链条、全职涯周期内容,内涵极为丰富,挑战特别艰巨,需要学校党委行政坚强有力的领导,需要各职能部门密切高效的协同,需要一线人事人才工作者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政策储备,以及较强的顶层设计与改革创新协同推进能力。

  人才发展专委会:在新时代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华中师范大学在构建多元化的高校人才评价体系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游丽:多元化是人才评价工作科学化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助力人才成长发展的必然选择。华中师范大学在推进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构建方面开展了系列探索和实践。

  首先,是发展需求的多元化,一流大学的教师队伍一般都具有较大规模,包含不同层次、各种类型的人才,所以首先要解放思想,支持和鼓励教师们分类卓越、各自精彩。那么,就应该设置好类型和层级丰富、完整的岗位体系,引导老师们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履职尽责、各美其美。

  其次,是维度标准的多元化。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是首要维度,还应该着力考察立德树人的态度、能力与贡献等维度。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重要职能,评价教师的业绩与贡献标准可以围绕这四个方面来展开。教师在业务上有可能均衡优秀,但也有可能在某一个或几个维度上异常突出。那么,就需要丰富成果清单和业绩标准,允许教师自主选择发展目标和任务包,在不同维度上大放光彩。

  再次,加强对多时段评价的统筹。既做好年度考核,加强聘期评价,更要注重运用好长周期评价。学科特色不同,成果周期就不一致。比如文科教师,青年时期主要以积累为主,到了中年甚至再年长一些,才有可能累积出高水平成果,理工科教师则在博士毕业至中青年阶段的创新思维更加活跃;有些老师出成果快,有些老师则比较稳慎或慢热。统筹好多时段评价是尊重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的科学之举,允许教师有低谷期甚至停滞期,不强迫教师为了绩效、考核急功近利,因此,多时段的评价方式也是多元化的一种体现。

  最后,是方式方法的多元化。综合运用不同主体对教师的评价,包括学生的评价,学院、学部的综合评价以及全球学术同行的评价。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所以我们非常注重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教师所在科研组织、学院和全球学术同行评价基本上都是采用小同行评价,学部评价属于大同行综合性认定。学校还采用多种方式加强教师评价,包括代表性成果认定、综合贡献认定以及融合性方法等。在工具上加强定性定量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

  人才发展专委会:当下,教育科技化、信息化的大潮席卷教育领域,正在改变传统教育的组织模式,重塑教育生态,同时也为高校人事工作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在人事工作数字化、信息化上华中师范大学有哪些新尝试?

  游丽: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信息化、教育数字化的全国排头兵,我们是数字化标准的重要贡献者。学校在数字助教、数字助研、数字助管等方面都取得阶段性的成绩。在人事人才工作方面,以智慧教工建设为抓手,开展了一些基础性工作。

  我校的数字人事工作是从2000年开始的,首先在校内开发了单机版的人事数据库系统;2007年,自主研发了基于业务流程的人才WEB系统,实现了线上办公,同时实现了人事信息与学校数据中台的数据交换。2020年以来,我们尝试向数智化方向转型,构建统一的教职工全域数据中心、全员服务体系、全周期业务管理、全角色个性化服务和全场景业务优化的信息化服务,加强以一张表平台为主要内容的基础层建设,以“办公+办事”多个APP为主要内容的应用层建设,不断实现数据采集的丰富化和便捷化,为决策科学化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数据的积累和开发,支撑智能分析、科学决策,助力学校领导层及二级单位管理层工作的开展,甚至,还能为我们的教师在规划个人发展蓝图时提供数据参考。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