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学术桥-订阅号
学术桥-小程序

科技工作者谈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技创新水平

2021-10-14 工人日报

近日,在中宣部举行的“科技报国 创新为民”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强调了科学研究对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意义。

  “要想实现科技强国的话,我们还要下很大的气力,特别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块还要加大投入。”近日,在中宣部举行的“科技报国 创新为民”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强调了科学研究对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意义。

  过去几十年,我国的科技创新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裁王军举例说,40年前,国人乘坐绿皮火车,但今天乘坐时速300公里、350公里的高速列车。如今中国3.9万公里的高速铁路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70%,中国的高速列车保有量占世界高速列车保有量的三分之二。“中国的高速列车已经实现了从追赶到并跑到领跑的迈进”。

  陈学东与记者分享了他35年的“压力”人生。40多年前,国家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那时候高端压力容器还不能自主研发,很多还依赖进口。面对这种情况,全国有30万科技工作者从事压力容器与管道的安全和研发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压力容器产品基本上不再依赖进口,万台设备年事故率从40年前的4.0降到现在的0.09,死亡率也降到0.09,达到世界最好水平。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到来,全球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的科技创新水平,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科技领域代表们在见面会上各抒己见。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蔡荣根指出,基础研究是整个创新体系的源头,发达国家无不是利用基础研究的突破带来产业变革而成为世界强国的。“从几次科技革命的历史就可以看清楚,基础研究的突破,往往会带来颠覆性的、引领性的技术突破,如果没有基础原理的突破,颠覆性、引领性的技术突破是不可能的,科技强国也就无从谈起。”蔡荣根说道。

  蔡荣根表示,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应该有使命担当,“只要每位科学家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坚持不懈,我们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肯定会不断提升,一定能够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昂首屹立在世界东方。”

  王军强调,在重大的科技工程创新过程中,一定要打通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

  陈学东则指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个国家如果企业不能技术进步,它的装备制造业不能上去,对整个国家的科技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作为一名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工作者,陈学东表示,“把创新发展的责任扛在肩上,把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扛在肩上”。

  此外,科技评价体制对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至关重要。我国最近几年陆续出台了若干政策,涉及科研经费的管理、科研成果的评价、科技人才的激励等。在蔡荣根看来,加强科学研究要有长期稳定支持的环境,“这些政策非常好,非常接地气,极大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释放了科技创新的活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